*资质CNAS/CMA
服务项目抗菌防霉测试
企业使命用检测科学技术服务**
企业精神检测科学数据公正
专业团队211/985专业技术团队
中科检测产品检测类别包括塑料、涂料、陶瓷、纺织布料、光催化材料等。
织物、针织品、纤维纺织品抗菌检测标准
(1)整理织物的评价AATCC100-2004
(2)织物性能测试JISL1902:2008(日本工业标准
(3)织物性能评价:平行划线法AATCC147-2004
(4)地毯的微生物活性评价AATCC174-2007
(5)纺织品性能的评价*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GB/T20944.1-2007
(6)纺织品性能的评价*2部分:吸收法GB/T20944.2-2007
(7)纺织品性能的评价*3部分:振荡法GB/T20944.3-2008
(8)纺织织物活性的测定-琼脂平皿法ISO20645:2004
(9)针织品FZ/T73023-2006
(10)功能纺织品CAS115-2005
(11)纺织品-产品活性的测定ISO20743:2007
(12)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技术条件QB/T2881-2007
(13)毛巾FZ/T62015-20095.

振荡法:振荡法(Shakeflask法)是用于评价非溶出性制品性能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非溶出性抗菌剂加工的固体材料,对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对于任意形状的试料都能使用。通过样品在菌悬液中快速的振荡,增加微生物与试样内抗菌剂的接触,以检测其活性。其代表方法包括:ASTME2149-2010、GB/T20944.3-2008,FZ/T73023-2006附录D8,GB15979-2002附录C5。

菌液吸收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定吸水性能的材料,如:纤维、织物、羽绒、海绵等制品。通过将加工样品及未经加工的对照样品定量吸收一定的已知微生物菌悬液,进行0接触时间立即洗脱,以及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洗脱,对洗脱液进行微生物平板计数,计算残留在样品上的微生物数量,后或通过比较0接触时间样品上的微生物数量及经过一段接触时间后加工样品上残留的数,计算产品的减少率,如AATCC100-2004;或通过比较一段接触时间后未经加工的对照样品上的微生物数量及经过一段接触时间后加工样品上残留的数,计算产品的抑菌性能,如:FZ/T73023-2006附录D7、GB/T20944.2-2007;或通过比较样品增长值和对照样品增长值的差异,计算活性值,如:JISL1902-2008、ISO22007。

小抑菌浓度测试或小杀菌浓度测试,是将样品稀释成不同浓度,加入到无菌中,在每个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测试菌,培养一定时间后肉眼观察培养液的混浊情况,如果是澄清的,说明没有的增长,即的生长得到了抑制。然后将所有澄清管都分别划线在培养基表面,若无生长,则说明测试的菌已经被杀灭。以此来判断该样品的小杀菌浓度和小抑菌浓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的方法,针对比较贵重的样品,或样品量少的情况,可以选用96孔板的方法,这个方法对样品的用量很少,终的结果是用酶标仪来读取OD值,相对而言,比用肉眼观察澄清度来得更为精准。
中科检测材料检测实验室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和计量认可(CMA),拥有设备和人才队伍,主要从事纺织品、塑料、陶瓷、涂料、金属制品以及各种抗菌剂、防霉剂等产品的效果评价测试、防霉效果评价测试,并参与多个产品标准制定,是中国协会的理事长单位。
http://zhongkejiance.b2b168.com